游客在坪地山村参观民俗墙。
-乡村名片:
坪地山村位于信丰县新田镇南部,四面环山,生态资源丰富,俗称“盆地山”。全村耕地面积860亩,山地面积13500亩,辖5个自然村,村民239户1080人。这里一年四季空气清新,可谓天然氧吧。近年来,该村乘着乡村旅游日益受欢迎的天时,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地利,聚集全村村民齐心协力的人和,着力打造生态旅游村。
支部书记带头打造
今年48岁的陈秋生是土生土长的坪地山村人,经过二十几年的打拼,事业有成的他没有忘记家乡的那些“穷亲”。因为穷过,过上了好日子的他从来没有忘记反哺他的家乡,带领村民们一起致富。2012年初,陈秋生毅然放弃蒸蒸日上的生意回村参加村干部竞选并全票当选该村村委会主任,2015年初又当选为该村村党支部书记。
针对当时村里各项基础设施薄弱的情况,陈秋生找到本村几位成功人士协商,组织自己的全部亲朋好友和村里条件较好的村民进行通组公路爱心筹款,短短3天时间筹集捐款30多万元,修建了5条通组公路。他又拿出30多万元,作为成立坪地山乡村生态旅游股份公司的前期投入,带领村民大力发展林业、烟业、果业和养殖业,成立了花果山专业合作社、国平养牛专业合作社,2017年,该村人均年收入达5869元。他自己也收集了一些红色、古色的古董放在家里,把搜集的一些有关农村、农耕、民俗方面的物品挂满了家里的墙上,为下一步建造农耕文化展览馆打下坚实基础。
县镇两级支持打造
在县、镇两级的支持下,坪地山村通过危旧土坯房改造示范点、新农村建设等工程项目的实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内新建了社区活动中心、两个篮球场、两个休闲广场和休闲亭,添置了全新的健身器材,村内也修起了环村公路,而且全部装上了太阳能路灯,村容村貌大为改善。
基础设施的完善为村里的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村“两委”开始琢磨如何让坪地山村有更大的发展。根据村里地势平缓、水资源丰富、基础设施齐全、空气清新等先天优势,而且村里的富余劳动力较多的人力优势,发展乡村旅游项目,既可让全体村民入股分红增收,又可让在家的劳动力就近务工增收,是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一举多得的好路子。于是村“两委”干部带领部分村民到外地考察、学习、借鉴发展乡村旅游的成功经验,还专门请来了赣南规划设计院做了详细的项目可行性及特色亮点分析,制定了《乡村旅游总体概念规划》。
2016年,坪地山村被定为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试点村,村“两委”班子牵头组建了美丽山村生态旅游公司,计划投资2000万元,分年度逐步实施,发展美丽山村生态旅游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目前该村共有70户村民,其中贫困户14户,自愿以现金形式入股,现已筹资300多万元,建成火龙果、百香果、葡萄等水果釆摘园,带动周边100多户村民在家就近就业增收。
坚定信念持续打造
走进坪地山村,道路两旁的柳树、桂花树、株红千层让人赏心悦目,山水环绕、蓝瓦白墙的村落透着江南水乡的灵气和秀丽。
“万事开头难,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之初,遇到了很多困难,村‘两委’干部包括我自己遭受到了不少村民的质疑,但我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实打实的成效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陈秋生说,“有了县、镇两级的大力指导和支持,村民的信任,更加坚定了我们走发展乡村旅游助力脱贫攻坚、发展乡村旅游促坪地山村民增收致富的路子。”
如今,坪地山村从基础设施落后、村集体经济薄弱的贫困村美丽蝶变成旅游生态村——游客接待中心、3公里丛林漂流、成人游泳池、儿童水上乐园、门球场、农耕文化展览馆等项目正有条不紊地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乘着这阵东风,我们要大力支持坪地山村打造乡村旅游生态村,带动该村贫困户如期脱贫,带动该村村民致富奔小康,带动该村实现乡村振兴。”新田镇镇长郭小燕说。(邱昊 陈游 特约记者刘滨文/图)